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、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,优化本科专业布局,提升专业建设水平,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专业优化调整目标
1.适度减少本科专业数量。到 2023 年,学校本科专业数量控制在 70 个以内,本科生年均招生 7500 人左右,本科生规模稳定在 30000 人左右。
2.专业布局突出工科优势。根据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“建设工科主导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”奋斗目标,按照“突出工科优势,强化行业特色,厚植区域优势”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定位,统筹优化三地校区本科专业结构布局,工学专业占比达到 65%左右。
3.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。以学科基础、生源质量、办学条件、培养质量、就业质量、社会评价等因素为主要指标,建立科学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做好存量升级、增量优化、余量消减。
二、专业优化调整原则
1.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数量。每个学院所设专业涉及的学科原则上不超过 2 个一级学科(部分专业之间关联度强的学院除外),一个学院设置的专业不超过 5 个,同一个一级学科所属专业原则上不超过 3 个。每个专业的专任教师应在 15 人以上。
2.整合相近学科专业。根据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(2012 年)》,参照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(2011年)》,准确把握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度,按一级学科归属和专业大类调整专业。不属于同一学科,但专业核心课程关联度高的专业整合在一个学院。
3.逐步停招相关专业。对于专业评级较低、初次就业率较低、第一志愿报考率低、团队力量较弱、无学科支撑等的专业,逐步停止招生。
4.增设新工科专业。在现代海洋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生态环境等领域打造新优势,申报相关新工科专业,发挥专业对团队建设的支撑作用。
5.控制专业方向设置。原则上不再单独设置专业方向,以培育新工科等新增本科专业为目的的情况除外。
6.错位设置校区间专业。停招泰安与青岛校区间重复设置的专业,调整青岛校区部分专业到泰安校区,实现校区间专业错位发展。
三、专业优化调整方案
集团目前有 90 个本科专业,分布在工学、理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法学、经济学和艺术学等七个学科门类,其中工学专业占比为 62.2%。
根据专业优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,2020-2023 年,逐步停招18 个本科专业,规划新申报 7 个本科专业,申请恢复招生 2 个本科专业。到 2023 年,学校停招本科专业总数为 28 个,本科招生专业总数为 69 个,工学专业占比达到 68.1%。
2020 年开始,山东省实行“专业+学校”高考招生制度改革,学校将根据招生制度改革后公司各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等数据,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,调整专业数量,提升专业竞争力。
附件:51白菜资讯主站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情况一览表
51白菜资讯主站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情况一览表